首页| JavaScript| HTML/CSS| Matlab| PHP| Python| Java| C/C++/VC++| C#| ASP| 其他|
购买积分 购买会员 激活码充值

您现在的位置是:虫虫源码 > 其他 > 通信原理_第7版_樊昌信

通信原理_第7版_樊昌信

  • 资源大小:145.76M
  • 上传时间:2021-07-09
  • 下载次数:0次
  • 浏览次数:0次
  • 资源积分:1积分
  • 标      签: 一般编程问题

资 源 简 介

2012 通信原理_第7版_樊昌信,经典通信原理教程,技术开发与学习必备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通信原理(第7版)樊昌信曹丽娜编著图所有原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编著.—7版.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11ISBN978-7-118-08768-01.①通..Ⅱ.①樊.②曹..Ⅲ.①通信原理Ⅳ.①TN91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8214号所·萑原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邮政编码10048)北京嘉恒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新华书店经售开本787x10921/16印张30字数715千字2012年11月第7版第1次印刷印数1-4000册定价58.00元(本书如有印装错误,我社负责调换)国防书店:(010)88540777发行邮购:(Ol0)88540776发行传真:(010)88540755发行业务:(010)88540717第7版則《通信原理》自1980年第1版发行起,作为全国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统编教材,每5年修订一次,出版过6版。30余年来,承蒙全国数百所高等院校选用本书作为大学本科和硏究生的教科书及参考书,获得∫诸多好评。本教材获得过多项荣誉奖项,包括1983年获世界通信年中国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优秀通信科技图书二等奖,1987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第5版为国家级重点教材,并获得20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第6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通信原理(第7版)》是在第6版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当前通信技术发展和教学需求,并吸取了数十所院校教师的反馈意见修订而成。《通信原理(第7版)》的修订着眼于以下几点:(1)加强基本理论、核心内容和应用背景的阐述(2)建立通信系统整体概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3)加强有关章节之间的融合与贯通。例如,将第6章数字基带系统中的功率谱、抗噪声性能、频带利用率的分析结果引用到第7章数字调制系统,不仅简化了推导过程,还使不同章节之间的相关内容有了更好的衔接和对比。(4)公式推导删繁就简。采用简洁阐述或借用对比的写法替代不必要的繁琐推导过程。(5)改进图表曲线绘制;更好地统一名词和符号。(6)增添信源编码内容,删除通信网全章,调整个别章节顺序。(7)增添部分例题,用以示范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加深对重点或难点内容的理解。(8)更改部分习题,使其更具综合性、多样性、对比性和应用性。通信原理LⅢ(9)附录中增加常用数学公式,方便演算习题。本书共13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5章)阐述通信基础知识和模拟调制原理。第二部分(第6章~第10章)主要论述数字通信、数字信号最佳接收和模拟信第号数字化的原理。第三部分(第11章~第13章)讨论数字通信中的编码和同步技术。对于大学本科教学,本教材的基本教学时数为60学时。对于具有相关数理基础的研版究生基本教学时数为46学时。为了满足一些教学单位的需要本书内容可以满足更多前学时(如90学时)的教学。书中第2章确知信号和第3章随机过程,对于已经具有这些基础知识的学生,视情况可以略过不讲,或作为复习性讲述。对于教学时数较紧的教学计划,可以优先略去8.3节、10.9节至10.12节、第11章和第12章。与本教材配套的《通信原理(第7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含习题全部解答)及电子课件,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与本书同步出版发行,选用《通信原理(第7版)》教材的学校,其任课教师可以和本书责任编辑王华编审联系,免费获取电子课件(电话:010-88540615;E-mail:wanghua6956@163.com),来信请务必写明学校名称、教师姓名、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学生数量及课时数。自《通信原理(第6版)》出版以来,国防工业出版社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有关单位先后在不同地区举办了5届“通信原理教学研讨会”,共约80余所院校的教师出席了会议。与会教师在会上互相交流了教学经验,并对此教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此,谨向各位出席会议的兄弟院校教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并恳切欢迎读者对书中的缺点和错误继续给予指正。敬请读者来信时注明真实姓名、单位、职务、电话和通信地址;学生请给出院系和班级及任课老师姓名,以方便交流和联系。编者的联系地址:曹丽娜:celina@sohu.com;樊昌信:chxfan@xidian.edu.cn。编者2012年10月Ⅳ【通信原理目、录第1章绪论1.1通信的基本概念………………………1.1.1通信的发展1.1.2消息、信息与信号2通信系统模型………1.2.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1.2.2模拟诵信系统模型1.2.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1.2.4数字通信的特点23344661.3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1.3.1通信系统的分类1.3.2通信方式1.4信息及其度量101.5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131.5.1有效性1.5.2可靠性141.6小结非∴14思考题………………………………………………15习题15第2章确知信号172.1确知信号的类型………………………172.2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182.2.1功率信号的频谱……182.2.2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通信原理2.2.3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262.2.4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72.3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2.3.1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2.3.2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2.3.3能量信号的互相关函数……………322.3.4功率信号的互相关函数322.4.小结…………………………33思考题,·,.·,,,,··,34第3章随机过程………………………363.1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363.1.1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373.1.2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383.2平稳随机过程………393.2.1定义………………………………………3.2.2各态历经性…,3.2.3平稳过程的自相关函数423.2.4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423.3高斯随机过程…….443.3.1定义∴………443.3.2重要性质453.3.3高斯随机变量……………………453.4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473.5窄带随机过程…493.5.1.(1)和ξ(1)的统计特性3.52a(1)和φ4(1)的统计特性………………523.6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33.7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563.8小结思考题……60习题61第4章.信道…634.1无线信道…………………………………………………………………………634.2有线信道68Ⅵ通信原理4.3信道的数学模型……714.3.Ⅰ调制信道模型……714.3.2编码信道模型72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734.5信道中的噪声………774.6信道容量……………………………794.6.1离散信道容量794.6.2连续信道容量……………………………………814.7小结83思考题84习题∴84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865.1幅度调制(线性调制)原理……………………………865.1.1调幅…875.1.2双边带调制95.1.3单边带调制…5.1.4残留边带调制………………………………………………935.1.5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945.1.6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55.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75.2.1分析模型…………………975.2.2DSB调制系统的性能985.2.3SSB调制系统的性能1005.2.4AM包络检波的性能…………………………………………………1015.3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原理∴∴∴…∴1045.3.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1045.3.2窄带调频……………………………………………1065.3.3宽带调频………………………………………1095.3.4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l115.4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165.4.Ⅰ输入信噪比……………………………………………………………1165.4.2大信噪比时的解调增益……………………………………………1165.4.3小信噪比时的门限效应……1205.4.4顸加重和去加重…………………………………1215.5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2通信原理Ⅶ5.6频分复用45.7小结…………125思考题126习题…127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306.1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1306.1.1数字基带信号…………………………………1316.1.2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1326.2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1396.2.1传输码的码型选择原则·.·······,·········∴…………1396.2.2几种常用的传输码型1396.3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1426.3.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的组成,,,,,1426.3.2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的定量分析1446.4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1456.4.1消除码间串扰的基本思想1456.4.2无码间串扰的条件6.4.3无码间串扰传输特性的设计1486.5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506.5.1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1516.5.2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1536.6眼图…1536.7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1556.7.1部分响应系统…………………………………1556.7.2时域均衡……16l6.8小结……………………………………………170思考题……………………………………171习题……………………………………………………171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t……………………1767.1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1777.1.Ⅰ二进制振幅键控………………………………………………1777.1.2二进制频移键控1797.1.3二进制相移键控…1837.1.4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1867.2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89Ⅷ通信原理
VIP VIP
0.208575s